文字来源:
发布时间:
5月26日—27日,2018年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德育联盟暨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论坛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20多所高校近30位学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政治课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的主编(编辑)和上海市教委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论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孝友副教授应邀参加学术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刘宇陆致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5.4”重要讲话,阐明了如何开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研究,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仝华教授就2018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如何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上海市教卫工委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高德毅教授围绕课程思政理念、政策设计和推进实践,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阐释。
高德毅教授认为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是构建以思政理论课为核心、中国系列课为拓展、综合素养课程支撑、专业课程为辐射的四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效应,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德育格局。战略选择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课程思政的战略出发点,把课程思政作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课程体系的核心理念。实现路径是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即,着力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中;着力实现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要把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把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为课程思政的工作着力点,把规范教师“教书和育人统一”作为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点,将教师教书育人的总体要求转换成可抓可查的制度性安排。高校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素是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体系,核心是努力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
本次论坛共有近20位参会学者做了大会交流。通过参加此次学术论坛,使我校教师有机会同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的同行开展交流探讨,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借鉴他们的成功做法,有益于拓宽我们的研究思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审核/郝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