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导师工作启序幕 立德树人事业开新局——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思政导师与辅导员座谈会暨首次思政导师备课会

文字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2020-09-17

9月16日下午,为全面推进落实思政导师工作,突出思政教育的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了经济与管理学院韩梅老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晓莉老师、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熊延椿老师、电气与光电工程学院姚佳佳老师、金融与数学学院黄琦老师及金数学院14名大学生,在马院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导师与专职辅导员座谈会暨首次思政导师备课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先中主持。 

本次会议分为两项议程。

第一部分是优秀辅导员结合“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和自身工作实际向大家分享经验。熊延椿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能够做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捷的思维,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不切实际的误区,譬如少部分学生只驻足于眼前个人利益,缺少远大理想、淡化团队合作、缺乏法律素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考验,迫切需要思政导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毕竟比起具体知识点的学习和一轮轮考试,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意义是给一个学生带来精神层面的成长。 

江晓莉以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为切入点,剖析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出现的变化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全新的挑战。她认为辅导员和思政导师要密切关注学生主流价值观的走向。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养成的。因而,学生所处的校园环境和教育环境,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辅导员如何与思政导师形成合力,在全员育人的这个立足点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三观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自经管学院的资深辅导员韩梅老师曾经三次获得安徽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她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多年来所带学生的整体状况,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危机处理工作六个模块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同时就自己的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与马院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随后,姚佳佳围绕主题班会选题和形式等问题谈了自己三年来开展学生工作的宝贵经验,诙谐幽默的言语和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使交流氛围达到顶点。 

最后,安徽省高校辅导员精彩主题班会二等奖获得者黄琦老师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现场携14位同学共同完成了一次主题班会示范活动。主题班会简洁明快,主题突出,互动气氛有热度,思想碰撞有力度,理论探讨有深度。 

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中一个皮肤黝黑、腰板直挺的清瘦男孩铿锵有力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他就是我校2017级经济与金融专业的退伍军人王朝阳。他在疫情防控和抗洪抢险过程中用青春扛起使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更是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他用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仰展现了退伍不褪色、永远守初心的军人形象,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当代青年是可以堪当大任的。当代大学生能把自己的学思践悟,融于重大的社会命题,不断锐意进取,显得弥足珍贵。 

五位辅导员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导师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今后如何全方位促进莘莘学子的认知、心理、道德的形成,这对思政导师在今后工作中找准定位极具启迪意义。

会议第二部分是思政导师首次备课会,本次思政导师的工作主题是入学导航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刘孝友老师作了题为“学会适应 走向成功”的示范教学。他围绕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从“上大学有用吗、什么是大学、适应的原因、适应的要求、适应的方法”五个层面展开精彩论述,为思政导师开展工作提供了方向,梳理了思路,打开了新的视野。 

随后,学院领导对本次备课会进行了总结。副院长吴学东指出,思政导师要主动与各学院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等实际问题,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副书记胡吉超对思政导师工作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思政导师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政治关;二是思政导师与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的对接要形成常态化机制。

最后,郝先中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总结。他指出,几位优秀辅导员及刘孝友老师的精彩分享,为思政导师工作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深入了解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需求的变化,十分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教师传道,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既是亮明身份,也是对理想信念重要性的现身说法。希望与会的各位思政导师“全视角”“近距离”引导学生,提升思政导师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此次交流会持续近三个小时,内容宏富,过程精彩,伴随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圆满落下帷幕。(图/时梦 文/高雷雷 审核/郝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