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基因——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导师工作开展第三主题实践活动

文字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2024-05-16

4月28日和5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导师邱龙带领2023级电子商务班和应用化学班学生,开展“追寻革命足迹 赓续红色基因”的思政导师工作第三主题实践活动,把思政导师工作拓展到校园之外,通过对历史文物、革命纪念物及红色文化旧址的参观考察,开展现场教学,并尝试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4月28日,邱龙带领学生参观考察了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中共六安特别支部旧址、六安兵变巷旧址、六安古城墙和皖西烈士陵园。

1918年成立的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是安徽省最早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校,是皖西新文化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心,为革命事业培育许多优秀的中共和红军领导人,被誉为“皖西革命摇篮”这里也是皖西学院的起源地。

中共六安特别支部旧址位于西门大街。1925年冬,受上海大学党组织派遣,中共党员王邵虞回六安与党员朱蕴山、王亦良共青团员刘大蒙等在城区西门大街横街建立了中共六安特别支部,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这是六安城区最早的党组织,以青年实业社名义领导工农运动

六安军分区内的六安兵变巷旧址,是我党开展兵运工作扩大人民军队实物资源。1931年2月15日,国民党第46师272团2营长共产党员魏孟贤等率领1营和2营在此发动兵变起义,胜利到达皖西苏区并全部参加红军。在此影响下,霍山、霍邱等地的国民党军队成连、成排的起义参加红军。这对于鄂豫皖根据地的巩固和红军的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始建于明代的六安古城墙是近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者。这里曾经发生过太平军的六次六安之战、白朗起义军攻占六安、徐百川率红11军33师攻打六安、六安抗日保卫战、解放军三打六安城等重要革命战斗。邱龙通过现场教学,生动讲述革命志士们在六安古城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

皖西烈士陵园,师生一起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塔、参观大别山革命历史纪念馆,亲身感悟大别山精神。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国革命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区域之一,是鄂豫皖苏区的半壁河山、安徽省暨大别山区的抗日指挥中心和活动中心,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挺进地、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前进基地和坚实大后方。这块红色的土地曾经创建出12支红军队伍、诞生了无产阶级军事家许继慎和108位开国将军,为新中国建立牺牲了30多万皖西儿女,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

5月12日下午,邱龙老师还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独山镇,先后参观了六霍起义纪念馆、苏维埃俱乐部、赤卫军指挥部六安县苏维埃政府等革命旧址独山被誉为全国第一将军镇、是鄂豫皖苏区规模最大的起义——六霍起义的第一枪发生地,为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立下巨大贡献。革命先辈共产主义信仰的坚贞忠诚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深深的震撼着每位师生的心灵。

 

通过这次外出实践和现场教学师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洗礼,深深体会到六安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作出的巨大贡献。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大别山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图/邱龙 审核/吴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