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使命与担当——思政导师工作第四专题活动高效开展

文字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

2025-01-09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思政导师工作以“青春的使命与担当——纪念一二九运动89周年”为主题开展第四专题活动。

杨柳围绕本期活动主题从“一二九运动爆发和意义”“一二九运动的青年一代”“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三个部分,强调新时代青年要修好党史这堂青春“必修课”,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大势,读懂悟透“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紧紧锚定“往哪里去”的前进路标,自觉传承红色基因,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勇挑时代重任,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示不仅要成为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其中的贡献者!

庞璐结合授课专业,从“理论讲授”“才艺展示”“集体演唱”三大环节,突出“一二九运动”的精神内涵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理论讲授后,为让学生进一步感悟革命先烈精神,她鼓励学生勇敢地展示才艺、展现新时代的青年活力,学生以“朗诵”“演讲”“小组合唱”等各种形式参与其中。接着,她从“弘扬爱国报国优良传统”“坚定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奋斗是青春的底色”等方面概括了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呼吁学生要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以敬业之心、勤业之力、精业之技,投身到国家建设的各行各业中。

朱玲玲在带领学生回顾“一二九运动”的过程、阐述其历史意义后,通过让学生比较“我”与“一二九运动”中的青年一代有何异同之处,引导青年大学生奋进未来,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她以2024年“武汉大学师生参与极地科考活动”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抗疟援外医疗队”为例,鼓励学生努力奋斗,树立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本期思政导师工作,20多位教师通过对一二九运动精神实质和历史意义的充分阐释、对一二九运动青年一代爱国担当言行的生动呈现,以及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引导新时代青年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践行使命担当,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文/陈群 图/杨柳 庞璐 审核/吴学东)